水下摄影/水下摄影注意事项/水下摄影的影响
水下摄影注意问题
1、拍摄时间段是中午前后 相机在水下摄影时需要防护罩 水下拍摄选择在阳光明媚的中午,因为此时太阳当顶,阳光几乎垂直照射在水面,很少反射,水中的光亮最强。 2、要注意水对光线的折射 千万不要认为你在水下看到的距离就是实际距离,由于水对光的折射度约为空气对光的折射度的1.33倍,所以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上的体积大1.25倍,视线距离近约25%,水下看上去0.75米处的景物,实际距离约为 1米,手动调焦时不要产生错觉。
3、选择中高速胶卷为宜 因水中光亮较弱,在水中游动又难以端稳相机,使用低速胶卷难以凝固画面。使用ASA800°以上的快速胶卷虽能解决这一问题,但影像颗粒粗糙,色彩还原不理想。因此,使用ASA2 00°至ASA400°的中速胶卷比较适宜。
4、辅助光源不可少 到了10米左右水深,只有使用闪光灯等辅助光源照明,才能确保照片色彩的正确还原。
5、尽可能靠近拍摄主体 再透明的水中也有悬浮微粒,距离被摄体越远,照片的清晰度就越差。因此要尽量使用广角镜头靠近被摄体拍摄。
6、注意拍摄角度 要尽量避免照相机直接朝下拍摄,因为这时是顺光,拍出来的照片缺少层次和反差。的拍摄角度是与拍摄主体等高或低于拍摄主体,这时的光照为侧光或侧逆光,拍出来的照片层次分明,反差适中。
水下摄影/水下摄影注意事项/水下摄影的影响
影响因素浮力对摄影的影响
水中浮力会对摄影造成很大影响 在潜水时,学习在水面和水底控制浮力大小是非常重要的。例如在水面休息时,正浮力能节省体力,而在水底时,大部分时间需要维持在中性浮力才能使你轻松自由地在水中遨游,保持良好的能见度,也能避免使你和水中脆弱的生物受到伤害。
那么,究竟中性浮力对摄影有多大影响?
(一) 能稳定相机,尤其处理慢速拍摄;
(二) 减少搅动起海床之沉积物及沙粒的机会,影响相片结构;
(三) 减少破坏珊瑚的机会,甚至亦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;
(四) 可帮助降低耗气量。曾目睹某些潜水员因乐极忘形地拍摄而导至缺气事件,虽然最后并未引至更大伤害,但亦可想像当时的狠狈情景,况且,假若处理不当,可能导至悲剧结果。 潜水员可以通过配重、浮力调整装置(BC)和呼吸的深浅来调整浮力的大小。
如何怎样改善中性浮力技巧?其实并不难,要注意的是:
1、一切由慢动作开始,相对空气,水的阻力大很多,缓慢的活动对省气是最有效的,同时亦可减低对生物的惊吓程度,保持生物的自然形态,及比较容易接近取材主体生物,取得摄影位置和角度;
2、好的呼吸气道控制,缓慢而深。在水底下,吸气和呼气都会影响浮力,导致持机不稳定。缓慢动作,可减低对氧气的须求,气道亦易于控制。进行拍摄时,当处理好相机设定及构图后,在按快门前的一刻可作适量的蔽气,帮助拍摄的稳定性; 水下摄影/水下摄影注意事项/水下摄影的影响
3、游动时,将小腿微弯向上,除避免蛙鞋触碰珊瑚外,更可避免因蛙鞋所产生动力,搅动起海床,影响拍摄效果;
4、当作近摄时,可利用支点悬浮技巧,稳定身体。当然,首先要视察周边环境,尤其注意身下可能对珊瑚有所破坏或被珊瑚所伤。必要时,可单手指头轻触石面来保持平衡。要注意的是海底各类生物中,大部分是极强保护性的,胡乱触碰,随时会导致两败俱伤局面; 5、水流是会影响拍摄的稳定性,若果为拍摄而刻意与水流对抗是很不智的,假若遇到大流,强行拍摄更可能超越自己能力,放弃拍摄,保持平衡和保护相机才是明智之举、最后,经常视察深度和压力表,亦是一个潜水员应有习惯。
水下摄影/水下摄影注意事项/水下摄影的影响